如今流传着一句话:有钱人才敢在国内游,穷的都出国了。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国内五花八门的旅游目的地,大多有点“坑”。

前有青岛38元一只的高价大虾,后有东北雪乡的宰客事件。哪怕运气很好没碰到这些无良商家,明码标价、动辄数百的景区门票也会让很多人心疼自己的钱包,并由此发出一句感叹:

中国的景区门票,为什么这么贵!

臃肿的门票

中国景区的门票价格真的高吗?这里需要先打一个问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公布的《我国5A级景区门票价格分析与国际比较(2015)》专题报告显示,5A级景区中,四成景区的门票价格低于100元,约一半的景区门票价格设置在100-200元,还有16家被统计景区的门票在200元以上。

看上去不算非常便宜,但似乎也能够接受。然而,景区门票真正令人诟病的原因,不在它的价格本身,而在于它在售卖上的“臃肿性”。

比如,有些景区会实行一票制,将几个相对独立的景点打包在一起售卖,游客即使只想参观单个景点,也只能买到包含了几个景点的“套票”。

今年5月被媒体曝光的江西井冈山景区,就将21个景点合在一起,统一以190元(旺季)的价格售卖,而不管这些景点之间隔得有多远。

此外,在大部分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景区中,支付了门票仅仅意味着获得了出入景区的基础权利,索道、观光车等与游玩体验紧密相关的项目均需付费,且价格不菲。


2018年08月,华山西线西峰索道乘车区挤满了等待乘车上山游览的旅客。 / 视觉中国

以华山为例,门票标价为180元,但若是游览西峰,加上往返车与索道则需要540元。

这让很多家庭出行或接待朋友的游客感到压力很大,因为每一份项目看上去都收得合情合理,但累加上去,总给人一种“不该收这么多钱”的感觉。

臃肿的售卖设计也让学生、老人、军人等优待群体本应享受到的福利名不符实。

因为相关规定的优惠政策仅限定了景区所售卖的门票,因此很多景区便会“狡猾”地在保证基础门票价格并不高的前提下,大幅调高车费、船费、索道费等绑定项目的价格,最终的结果依然是景区取得了最大化的利益。

来自各省5A级景区平均票价的数据显示,管理严格、资金充裕的北京景区平均票价仅29元,为全国最低;以张家界等著名景区领衔的湖南景区均价达到169元,相当于2017年全国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8%。

作为对比,法国、美国等知名景区门票价格在当地居民月收入的占比基本低于1%,印度泰姬陵的门票价格甚至只有当地月收入的0.3%。

由此可见,仅从平均收入来看,中国景区的门票价格,的确是偏高的。

落后的“门票经济”

票价偏高,游客叫苦不迭,景区也觉得委屈。因为对后者而言,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在于,他们不知道还可以怎样赚钱。这就是业内人常说的尚处于“门票经济”的阶段。

《2017年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显示,在较长一段时间里,门票都是中国景区收入的绝对大头。

近几年,尽管餐饮、住宿等项目强势崛起,但一般只是在全国知名的大型景区中开展得较为成功,大量尚在发展中的4A/5A级景区并无能力去吸引足够多的游客购买他们提供的餐饮/住宿服务,更不用提演艺、文创等需要专业包装才能实现的盈利点。

许多景区所在的县城和城市,接待能力严重不足,住宿条件差不说,饭菜水准也不太高。

而且旅游过多处就可以发现,中国景区这么多,卖的东西却是大同小异,做工和设计更是十分粗糙,让人完全没有购买欲望。

一边是收入的单一性,一边是投资方的步步紧逼。

要知道,4A/5A景区的评选并不是只要有景色就好,而是强调基础设施的完善性——要有齐备的停车场、厕所、导览标志,要有会外语的导游团队等等,这些设施的背后都需要钱。

在国内大量景区都由地方政府转交旅游开发商承办的情况下,从门票上首先牟利自然变成了天经地义的事。

可是,景区即使交由民营资本管理,但它仍然是地方政府眼中重要的土地资源,因此它需要承担起帮助地方财政增收的艰巨责任。

以四川的峨眉山为例,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峨眉山的门票收入为32931万元,其中除去五千多万元的景区维护费和一亿元的管理费用,有约1.6亿元的收入上缴了财政。

由此可见,在“门票经济”的大背景下,景区门票所承担的作用,并不仅仅是帮大家维护美丽景色那么简单。

降低票价,然后呢?

是否倚重门票作为景区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解决高价门票问题的基础条件。更重要的是,高票价提高不了大家前来旅游的兴趣。在这一点上,很多景区都吃过苦头。

比如2013年4月,湖南凤凰古城尝试捆绑售票,游客需要购买148元的门票才能进入古城。政策一出,同年的游客数量便开始明显下降,门票收入虽然增加了,但城内商户的收入却大大减少。

三年后,凤凰古城取消了强制性的统一售票,改为个别景点单独付费的政策,从而迎来了新一轮的游客高峰,全景区收入也在逐年提高。

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试图直接靠行政命令的方式督促各景区对收入结构进行调整,让“门票经济”成为过去。

通过整理近百个已经降价的门票信息可以发现,许多知名景区的确给予了积极响应,江苏沐春园等地甚至直接取消了门票,转型为免费景区。

然而,票面上的价格即使降下来了,对于景区而言,收入又成了问题。

如果不能解决好与旅游运营商、地方政府等方面的利益纠葛,这一降价最终只会变成名义上的降价,在观光车、索道等捆绑项目上的涨价还会愈演愈烈。

其实,景区怎么收费,最重要的一点取决于景区的质量,也就是游客觉得这张门票钱,花的值不值。

如果一个景区风景优美、设施完善、管理科学,收200元大家也可以接受。随便圈一个水沟、山头就开始揽客的地方,哪怕只收30元,游客也会觉得自己被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