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狗党和猫党在宠物界还是均分天下,甚至狗党更有话语权,而在今天的互联网上,猫才是宠物界的第一霸主。即使没有猫,甘愿为奴的人类也要每天去网上找找“猫片”云吸猫一下。

来源:giphy.com

除了这些模样乖巧的猫猫狗狗,其实中国人在过去还“吸”过很多其他动物

在商周时期,一些大型动物,如熊、虎、马、鹤等珍禽猛兽,是人们主要豢养和观赏的对象。这些动物大多生活在王公贵族的园林中,并且有专门的“铲屎官”负责管理和饲养,他们在当时被称为“囿人”。《史记·殷本纪》中记载,殷纣王为圈养这些动物大兴土木,建造了鹿台、沙丘苑台等以供赏玩游乐。周文王的园林里也有灵囿、灵沼和灵台,堪称创造了一个鸟兽的天国。

秦汉时代,除了上述的大型动物之外,更多来自海内外的珍稀动物作为贡品进入到皇家园林,成为当权者的爱宠。汉武帝的上林苑容纳了四海八方的奇珍异兽,如印度的犀牛、马来西亚的白貘、伊朗的千里马、非洲和西亚的狮子与鸵鸟等。富商大贾袁广汉圈地建山,人工造湖,在自家园林中养了白鹦鹉、紫鸳鸯、牦牛、青兕等;被抄家之后,这些动植物也全部被移植到了上林苑内。

由于汉代人对动物的欣赏和喜爱,作为杂技之一的动物戏于汉代初步形成,马戏、斗兽、驯兽、驯禽以及弄蛇等奢侈喜好在当时尤为盛行。在汉代民间,人们不光喜欢观赏惊心动魄的群兽相斗,也有人兽相斗以示英勇的习俗。汉初名将李广,不仅自己能够格杀猛兽,他的孙子李禹也非常勇猛,曾被汉武帝命令下到虎圈刺虎,汉武帝本人也“好自击熊”,汉代人民的英勇与残忍可见一斑。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寺观园林异军突起,飞禽走兽不光得到了皇家和私人的宠爱,佛道两家也对其爱的深沉。由于佛道两家的价值导向,返璞归真、无为而治、众生平等成为豢养动物的讲究和追求。蟋蟀、蝉、猿猴、鸿鹄、麋鹿、孔雀、虎、豹等野生动物被豢养在精心打造的自然园林之中,斗兽也逐渐被更为温和的宠物驯养代替——魏晋时期的人们更喜爱赛牛、斗鸡、驯养鹰犬等娱乐休闲活动。

正由于主流宗教的加盟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唐代宠物饲养极度盛行。唐人尚武,动物豢养以体型巨大的猛兽猛禽为主,如犀牛、大象、狮子、鸵鸟、鹰、雕、鹘等;昆虫小兽为辅,如猫、拂菻狗、蟋蟀、乌龟、蜘蛛、金鱼等。长安禁苑中森林、池沼、河塘一应俱全,还专门设置了供王公贵族垂钓、放养鹰鸭、驯育猛兽的场所。王维、杜甫、白居易等文人为代表的私家园林中也到处都有鹿鸣猿啼白鹭飞的景象。

除此之外,驯兽和斗戏在唐代十分流行,大至犀牛、大象,小至鹦鹉、刺猬、壁虎和昆虫,唐人都能通过特殊的训练手法使其听从指挥进行表演。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hwjyw.com

宋代统治者“崇文抑武”,出于富裕闲暇的生活和对精神层次的追求,宋人对饲养动物兴趣浓厚相比唐人只增不减。宋徽宗的艮岳(中国宋代的著名宫苑)放养着数以亿计的珍禽奇兽,在园林动物史上空前绝后。

更难以置信的是,园内动物均经过了特殊驯化,其中白鹤金鹿能够在徽宗游行时列队接驾。当金兵围困汴梁时,钦宗曾命令将10余万只禽鸟投之汴河,宰杀大鹿千头犒劳将士。上行下效,宋代的官僚也斥重金购买各类宠物,品高貌美的动物甚至成为贿赂上级的礼品。斗蟋蟀、斗鸡、斗鱼等斗戏带动赌博之风,以马、猴、鼠、龟、蛙为主体的动物表演也非常流行。

明清时期,禅悦之风盛极一时,人们对于宠物的审美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大型凶禽猛兽不再被提倡饲养,一些“音声娇好”的昆虫、鸟类,蟋蟀、鹤、鸳鸯、画眉、黄头等,和一些体型娇小、性格温顺的动物,鹿、兔、犬、猫、松鼠等,都是当时主流的宠物饲养对象。

在清朝,宠物的工具性能被降到最低,反之娱乐、陪伴功能得以强调。斗蟋蟀、养金鱼、笼养小鸟,每日逛逛鸽市,喂喂猫犬,是当时王公贵族和老百姓的主要休闲活动。

从巨大的猛兽凶禽到温顺的灵巧小兽,从原始野蛮的驯养斗兽活动到人情味十足的爱宠行为,人们在时代与社会变迁中不断更新着宠物的内涵。比如,在互联网养猫/云养猫的当下,平日里口袋没多少钱的无产阶级们,凭着一只猫就可以跻身上流社会;而有的人别看表面风光,背地里连只猫也没有。

来源:giph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