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魔岩三杰”之一的何勇出版了他的唯一一张专辑《垃圾场》。歌里唱道: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一个垃圾场。”

然而相比思想,人们首先要的是生活。在当下这片土地上,垃圾随处倾倒,举目可见;你可以看到人和动物在垃圾堆里翻找东西,看到卡车卸下废品,却很少有人会关心这些垃圾去了哪里。

据环保部数据,2015年我国246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达到18564万吨,且仍然保持着不断上涨的趋势。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75万亩,超过2/3的城市存在“垃圾围城”的现象。与此同时,今年7月,中国正式通知世贸组织,表示不再接收包括废弃塑胶、纸类、废弃炉渣与纺织品在内的外来垃圾。这一新闻背后的事实是,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垃圾进口国,全球56%的垃圾都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单单去年就进口逾730万公吨,总价值达37亿美元。

大多数人在生产完垃圾之后就选择遗忘掉它的命运。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解决,在我们的视线之外,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已经成为了一个无可回避的的问题,作为生产者,人们有责任将他们制造的问题处理干净。

那么垃圾在被人们丢弃之后发生了什么?它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将花费超乎我们想象的时间才能完全消失——在此之前,它们将对环境造成持续的伤害。纸张的降解需要2个月,而木材需要3年,看起来是挺合理的数字,因为它们主要由自然界的材料构成,回归自然环境对它们来说并不需要太多时间。

而那些人造材料却不容乐观——塑料将花费至少500年的时间来降解,玻璃是100万年,钢材的时间则更是难以计算的漫长。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它们可能永远也不会消失,甚至当人类不复存在的时候,它们也可能作为我们曾经的产物继续存在下去。

很大程度上人们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但目前的垃圾回收工作的效率仍然很低,相当一部分本可以回收的材料并没有被回收。纸制品、钢材、木材、玻璃和热塑性塑料的可回收率都为100%,但实际的回收率远没有达到这个数字。在英国,纸张目前实际回收率为78%,钢材为73%,木材为60%,玻璃为50%,而热塑性塑料仅为29%。而在连垃圾分类都只是一个空壳的中国,以上的这些数字还会剩下多少?

还有,不要忘记那些不可回收的材料,像是热固性塑料:被用来制作鞋底的聚氨酯、家用电器中常见的胶木、印刷电路板的聚酰亚胺&双马来酰亚胺材料等等,因为能够承受极高的温度,也就难以被熔化重组再利用了。

实际上,回收过程本身也并不像多数人想象的那样需要高科技或耗时良久。相比自然环境下的降解过程,回收的时间堪称微不足道:玻璃的回收过程仅需8小时,木材、钢材则是1到2天,即便是热塑性塑料也只需几周,相对于500年的漫长岁月来说实在是无比短暂。

目前,对垃圾的处理主要有填埋、焚烧、堆肥三种方法。在中国,垃圾填埋的比例超过60%,焚烧的比例则为30%左右。但垃圾填埋不但造成环境影响,浪费城市周边的土地资源,且并不解决垃圾本身存在的问题。它虽然能够更直接地处理废物,但根本的解决方法仍然是回收和重用尽可能多的材料。

但在中国,虽然街头处处可见分为“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的垃圾桶,大多数人却仍然只依靠生活经验来区分垃圾类别。与此同时,环保部门的执行标准甚至还比不上拾荒者——不管是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都是扔进一辆垃圾车,设置不同种类的垃圾箱并无实际效果。除此之外,部分小城市甚至没有一座达标的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厂,垃圾处理自然也就毫无效率可言。

垃圾回收固然要依靠个人的努力,需要个人的素质和参与,但这也只是所有环节中的最初一环。当后端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都难以达到标准时,人们也就很难相信自身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意义,垃圾回收和处理过程也就只能停留在街头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上。

如此说来,正因为所有这些环节的断裂,在“垃圾围城”的当下,我们生活的世界,的确越来越像一个垃圾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