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觉得自己睡了个假觉,毕业了觉得自己读了假大学,周一上班时觉得自己过了个假周末,但你是否曾经意识到,在网络上浏览到的新闻和信息,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假的?并且,这些虚假信息正在影响着你对世界的看法。

美国一家广告公司对540名18~61岁被访者的调查显示,当了解到自己在网络中接触的信息并不真实可靠后,人们会选择在阅读文章时仔细检查信源,并且不再愿意相信曾经被证伪的信源,甚至因为假新闻而给绝大多数新闻信源“判死刑”。

比如在2016年的美国大选中,或许你对这些新闻还记忆犹新:“教皇公开支持特朗普”、“某披萨店是希拉里拐卖儿童的窝点”、“奥巴马说非法移民可以投票”、“维基解密曝光希拉里卖军火给ISIS”、“希拉里邮件门爆料人被暗杀”……但遗憾的是,这都是些在大选期间大行其道的假新闻。

而在这场谣言与谎言齐飞的大选结束后,据皮尤中心的调查,2016年,美国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跌至仅32%。与此同时,由假新闻骇人的标题带来的巨大广告点击量,让社交媒体中的假新闻写手赚的钵满盆满。每千次的浏览量,可以为他们带来13~14美元的广告收益。

有研究显示,在大选的最后一段时间里面,假新闻的阅读量大大超越了新闻报道,Facebook甚至被指责其平台上的假新闻影响了最终的选举结果。可以说,假新闻的泛滥让人们更加关注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也进一步见识到信息造假产业的庞大。

毕竟,不只是假新闻,网民们随时可能需要和以下“李鬼”打交道:虚假的商品评论、会悄悄给电脑装上恶意程序的冒牌软件、社交媒体平台中的各种高仿号……互联网虽然提供了前所未有过的海量信息,人们在网络上可能踩到的坑也更多了。

好在,交过智商税后,人们多少会在甄别网络信息和选择商品的时候长点心眼。在上述广告公司进行的调查中,如果一个品牌涉嫌发布虚假信息,即使对它有着非同寻常的热爱,还是有59%的人会选择不再购买这一品牌,36%的人会对这一品牌的社交媒体账号果取关,30%的人会将其app一键删除。

消费心理学家Kenneth Faro指出,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正在对消费者的品牌认知产生日益显著的影响,商品所给出信息的真实性已经成为了消费者选择商品和品牌的重要指标,其重要性仅次于商品质量。Faro认为,企业应该把这一现象看作是机遇,而非挑战。企业完全可以将“诚实”作为独树一帜的品牌战略和卖点来吸引消费者。

不过话虽这么说,人们往往还是更青睐那些具有“神奇功能”的产品。护肤品吹嘘自己的产品一用就白,保健品自诩能越吃越年轻,商品到手之前的卖家秀看着都很美,毕竟这样宣传才有利可图。还有社交网络上的各种“事儿”,当人们对他们发布的断章取义信息和阴谋论深信不疑时,他们已经赚的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