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原生内容中心《数读》栏目(公众号:datablog163)出品,每周二、四准时更新。

整整3天之后,第一批广东摩托返乡大军中终于有人抵达了位于贵州深山的老家,各路媒体也照例继续以煽情为主旋律的春运报道行程。然而少有人纠结,为什么对有些人来说,回家过年的归途年年都要显得那么悲壮?

春节团圆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历史久远的习俗,但春运肯定不是。上世纪50年代末,全国首次出现较大规模的春节返乡潮时,为了缓解客运压力,人民日报曾连续两年发表社论,呼吁思乡群众们为了国家建设事业,尽量不要回家过春节,实在要回的话,能步行一天到达的就不要挤占公共交通。此种论调放到今天一定骂声一片,幸运的是在那之后,由于严格的人口流动管控政策,直到80年代末,政府才重新开始面对春运这道难题。

在还没有令人发指的12306验证码时,几乎所有人只能通过通宵排队来买票,那么那些没买到票的人最终怎么办呢?除了不回家,剩余答案可能是只有坐汽车。根据中国交通统计年鉴,在80年代之前,铁路客运周转量(客运量x距离)占所有客运总量的60%以上,长期是公路运输周转量的2倍,可谓名副其实的铁老大。然而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公路客运成了绝对主力,一直到2012年,公路客运周转量都依然比铁路多9成。

在火车票变得越来越一票难求时,铁路建设依然严重滞后于公路。进入90年代以后,铁路客运量占比下滑到了个位数,从1997-2012年,铁路周转量也长期比公路低20-25个百分点。在此期间,中国公路建设快速增长,运营里程增加了三倍多,客运量增长了2.5倍,而同期铁路运营里程只增长了不足50%,客运量增加90%。

而人们在讨论火车票为什么这么难买时,无力去追究到底有多少火车票被铁路系统内部预留,车票又是怎么分配放票的等机密问题,经济学专家们更热衷的解决方式就是让火车票价涨价,所谓稀缺产品应该服从市场需求规律定价,通过价格规律调整供需矛盾。可是到底应该涨多少,才能让人心甘情愿放弃回家呢?

早在1989年铁道部就出台了涨价策略,当年9月开始票价上浮112%,铁路客流量自此连续下降28个月。1995年再次涨价127.7%,铁路客流量当季同比下降了15.9%,在紧急把票价下调20%后,翌年春运期间的客流量仍然持续下降。车票涨到高峰时,一张京沪间的卧铺车票票价已经接近民航机票的70%,铁路在航空和公路的竞争压力下几乎优势全无。

2001年开始铁道部再次声称以调节客流为目的涨价,连续六年,每年春运期间火车票价上浮15-20%,最多不超过40%,这种上涨幅度相比16年前几乎不值一提。就结果来看,除了为铁路增加营收,也几乎没有任何调节客流的作用。

2001-2014年之间,尽管春运铁路客运量稳步增长,但占客运总量的比例一直在7.5%左右徘徊,最低时下降至6.9%。总体客流的增减情况基本跟公路运输一致,但对铁路运输影响甚微,甚至在春运总客流下降的情况下,铁路客流依然稳步上升,相对廉价的铁路对其主力使用人群来说几乎就等同于刚需。

一直到2014年,高铁班次大幅增加,铁路客运量全年占比才终于又恢复到20年前的两位数。而这时,在占春运旅客发送量六成以上的北上广深,大量高铁班次淘汰了原来的硬座车,几乎等于变相涨价,一张广州到武汉的高铁二等座520元的价格已经是硬座票的三倍有余,而2015年中国外出农民工的数量达到1.7亿,人均月收入则是3359元。

2015年,2.5亿的中国流动人口数量比2000年时涨了整整一倍,人口流动状况远远甚于90年代,人口往城市迁徙的趋势已不可逆转。时至今日,靠涨价来解决春运抢票难的呼吁依然不绝于耳,但最可怕的是火车票价已经涨了3倍,还要呼吁继续涨价,最后该抢不到票的还是回不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