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原生内容中心《数读》栏目(公众号:datablog163)出品,每周二、四准时更新。

2016年10月18日,在商务部例行召开的发布会上通报了今年1-9月份中国商务运行的总体情况,今年前9个月全国共使用外资951亿美元,境内投资者对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653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额1342.2亿美元,远远超过同期吸引外资的金额。对外投资近年来逐渐升温,今年更是火热到停不下来,从电影院线到欧洲足球豪门,中国的商人们似乎有要买下世界的意思。

今年的对外投资到底有多火热呢?根据商务部数据,2016年前九个月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就已经超过了2015年全年的投资金额,甚至是2011年的两倍还多。根据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的统计,在过去20年间,中国对外投资的首选是石油和天然气,占所有投资的26.2%;其次是采矿和金融领域,分别占12.9%和11.2%。热爱买房的中国富人们自然也不会放过房地产行业,4.1%的投资比例仅次于科技行业。虽然“一带一路”的政策实施对中国的对外投资有推动作用,但中国企业的投资的重心仍然是经济发达、走在技术前沿的北美和欧洲。伴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中国企业的主要并购目标也从资源类企业转向了高新技术行业。

除了转型需求,对外投资猛涨的另一个原因是充裕的资金支持。随着经济放缓,央行放水大印钞票,一些企业可以拿到大量低成本的贷款,在国内优质资产少而国家政策又支持对外投资的情况下,不差钱的中国企业可以走出国门大买特买。此外,人民币的持续贬值也让企业有理由找到适当的方式将资本转移到海外来规避风险。

中国对外投资的激增不仅触动了外国政府的神经,也让许多外国民众产生不满。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意识中,有外资愿意进入投资是好事,不仅能带来先进的技术,对经济也是极大的利好,但是为何中国在其他国家投资反而不受当地民众欢迎呢?根据加拿大亚太基金会(Asia Pacific Foundation of Canada)此前进行的调查,西方民众在面对日本、韩国、印度和中国这四个亚洲大国的投资时,日本投资最受欢迎,中国投资则受到最多反对。有近半的人担心在接受中国投资后本国会失去对资源的控制;42%的人认为中国企业的劳工标准过低;40%的人担心中国企业会破坏本地的环境。除此之外,企业腐败和安全问题也是西方民众担心的重点。

其实这些担心并不道理,以上述标准来看,许多中国企业在国内就表现不佳,而一些企业过去在海外时有无视当地法律,破坏环境等行为发生,给外界留下不良印象。此外,中国企业长期存在透明度不够的问题,融资和所有权信息模糊不清,政府对企业经营又干预过多,使得外国监管部门加大了对中国投资者的审查力度。而中国企业并购成功后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状况也常常让人担忧。中国投资要受到欢迎和尊重,只有钱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