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僵尸企业研究报告》,对中国僵尸企业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按照国务院官方标准,如果一家企业连续三年利润为负,则将这家企业识别为僵尸企业,而在2005年至2013年间工业部门中僵尸企业的比例大约为7.51%,其中钢铁、房地产等行业成为重灾区。

根据《中国僵尸企业研究报告》的数据统计,在344838家工业企业中,电力、热力、冶金、石油加工等行业中僵尸企业的比例较高,其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中有超过四分之一公司是僵尸企业。而在资质相对良好,管理相对规范的上市公司中,僵尸企业的分布更为集中。过半的上市钢企都达到了僵尸企业的标准,在房地产业也有高达44.53%的僵尸企业,相比之下银行业的这一数据为0。这些名存实亡的僵尸企业本应该淘汰出市场,但是多数却在政府补贴和银行贷款的支撑下勉强生存。

从企业所有制的角度来看,民营公司和港澳台及外商公司中僵尸企业的比例约为7%,而国有和集体所有的公司则成了僵尸企业的主要诞生地。国有企业通常有政府部门在身后作担保,它们往往可以拿到更多的财政补贴,也比民营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的贷款。以2015年的上市钢企为例,27家国有钢企共获得65.60亿元的各类补贴,平均每个企业可以拿到2.43亿元,而7家民营钢企一共只拿到2.61亿元的补贴,差距巨大。部分拿到巨额补贴的钢企因此扭亏为盈,避免带上“僵尸”的帽子。

许多钢企、房企在当地都是龙头企业,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时候为地方经济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成为地方的“门面”的同时还吸纳了大量本地人口就业。当这些企业变成僵尸,成为去产能的主要对象时,即使部分落后的产能在创造就业和利税方面已经难有贡献,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地方政府通常会选择为企业输血,来避免大规模的下岗潮。与此同时,国务院提出煤炭、钢铁行业未来3-5年内要分别压缩产能5亿吨和1-1.5亿吨,并为此设立了专项补助资金。在1000亿元专项补助资金和其他优惠政策的刺激下,部分地方政府为了争取更多的补贴设立的去产能计划甚至已经远超国家目标。

一边为僵尸企业提供巨额补贴,一边又上报高目标的去产能计划,地方政府似乎陷入了悖论当中。事实上,2016年上半年国家去产能的目标仅完成30%,下半年要完成剩余的70%难度可想而知,而那些虚高的地方去产能计划就更不可能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