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28日,美国各地举行“阵亡将士纪念日”活动,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越战纪念碑前发表讲话,纪念越战50周年。人们在各地举行仪式,纪念在世界各个战场上牺牲的美军士兵。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活动始于一百多年前的南北战争期间,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为纪念在战争中死去的美军将士。人们将在士兵的墓碑前放上花圈和旗帜,政府部门则降下半旗,一些小镇将会组织游行队伍,人们会穿上南北战争时期的军人服装。美国总统或副总统会在阿灵顿国家公墓主持纪念活动并发表演说。

事实上,除了设立的“阵亡将士纪念日”外,美国对战场上死亡的美军士兵一直给予高度重视。美国共有100多个国家公墓,其中以陆军部直辖的阿灵顿国家公墓(包含无名战士公墓)最为著名。每年的阵亡将士纪念日,每个墓碑的旁边都会插上一面星条旗,完成这个任务需要插旗40多万面。而在退伍军人事务部的网站,任何人都可以定位到1999年以后下葬的烈士的墓地。在iCasualties.org网站上,可以轻易查询到精确到个位数的美军阵亡人数,且按月实时更新。网站数据显示,在2003-2011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共有4484名美军士兵阵亡。该网站甚至详细记录了各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上阵亡的士兵数目。而美国历史上各战争以及冲突的阵亡士兵数目,均可在美国陆军军事历史研究所查询到。除了1785-1795年的西北印地安人战争、1812年战争以及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阵亡人数是约数外,其余战争的阵亡人数均精确到个位数。

在美国,不管你是将军还是普通士兵,任何一个阵亡的美军将士都会受到最为郑重其事的对待。美国将寻获和收殓每一具战殁军人尸骨看作国家责任,并不惜工本地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这项费时费力、带有堂吉诃德色彩的计划,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最初的重点放在越南,后在家属的压力下,美国政府开始将视线转向更大范围内的战斗失踪人员——冷战、朝鲜战争和二战期间下落不明的近8万名军人。2003年10月1日这天,成为了继续寻找、运回和辨认在以往冲突中失踪的美国军人遗骸行动的分水岭。这天,一直充当寻找美国失踪士兵遗骸先锋的两个组织——夏威夷美国陆军中央鉴别实验室(CILHI)和全面核查联合特遣队(JTF-FA)合并成为了“美军战俘与战斗失踪人员联合核查司令部”(JAPC)。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搜寻并还原美军失踪将士遗骨,目前共有425名工作人员,隶属于美军太平洋司令部领导,依靠五角大楼的拨款运作,每年的运作资金约有六千万美元。JPAC旗下拥有18个调查团队,一个典型的调查团由10-14名队员组成,团队由一名队长和一名法医人类学家带领,其团队成员包括中士、语言学家、随行医师、法医摄影师、军用爆破专家等多个身负特技的人,必要时,专业登山队员或潜水员也会加入。“一个小组的领导者最好具有法医人类学和考古学双重经验。”人类学博士约翰说。自从13年前加入JPAC后,他至少参与了25个任务。就是在约翰这样的人的带领下,一支支调查团跨越半个地球,穿过丛林,翻山越岭,在从地下开凿出的泥土中识骨寻踪,再马不停蹄地将发掘的遗骸和遗物送往远在本土的中心鉴别实验室进行甄别。在那里,科学家们会动用一系列技术拆解并分析所有送来的物品,来确定失踪人员的性别、种族、身高和死亡年龄,有时还会涉及临死时的伤势或病理学特征(如关节炎)。当鉴别程序完结后,丧葬事务办公室会负责通知死者家属,接下来的就是重演美国电影《护送钱斯》中的魂归故里一幕:迁葬回国、送至亲人手中、举行军队葬礼仪式、出具报告、存入国家档案。

2011年,JAPC有超过60个团队被派往全球15个国家进行搜寻与鉴定工作,这一年他们共确认了69个阵亡士兵的身份,并将他们带回了美国家人的手中。尽管经费有限,尽管进展缓慢,但对于调查团来说,这项任务的意义不在于数字,而是关乎个体的生命价值,以及国家对牺牲者的态度。在JAPC的每份报告、新闻稿、年度总结等文件的最后,你都会看到一句口号:带每个人回家。

(本文部分参考吴达《谁带你上战场,谁带你回家》)